標題:從台語金曲獎,看母語復興
近期台語金曲獎的頒獎典禮中,新科歌后鄭宜農在獲獎後未以台語發表感言,引起了廣泛的討論。有些人對此表示理解,認為這是個人的自由選擇,並指責部分台語人過於保守;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忽略了該獎項為推動語言平等而設立的初衷。
回顧台語金曲獎的歷史,自1991年和2003年分別設立方言獎和母語獎項,旨在推廣語言平等和修復過去殖民主義帶來的不平等。該獎項的目的是尊重各種語言和文化,為不同語言的音樂創作者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。得獎者以母語發表感言,是對自己文化和語言的尊重,也是對母語音樂的重視和支持。
然而,鄭宜農稱自己是「台語菜鳥」,在使用母語時可能感到不夠自信或不太流利。因此,選擇使用殖民者的語言可能被視為一種應對策略,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。這種現象更凸顯了長期受到殖民主義壓迫所導致的母語流失,也顯示了母語復興所面臨的挑戰。
根據行政院最新公布的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,年齡介於6歲至14歲之間的台語使用者比例僅為7.4%。這顯示台語正在逐漸消失。雖然我不敢期望廣大歌迷粉絲成為母語復興的先行者,但卑微地期望能給予母語一份尊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